<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g?targetBlogID\x3d7712867\x26blogName\x3dalien%E2%80%A7sound\x26publishMode\x3dPUBLISH_MODE_BLOGSPOT\x26navbarType\x3dBLACK\x26layoutType\x3dCLASSIC\x26searchRoot\x3dhttps://ttho.blogspot.com/search\x26blogLocale\x3dzh_HK\x26v\x3d2\x26homepageUrl\x3dhttps://ttho.blogspot.com/\x26vt\x3d-4695764127668587072',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messageHandlersFilter: gapi.iframes.CROSS_ORIGIN_IFRAMES_FILTER, messageHandlers: { 'blogger-ping': function() {} } }); } }); </script>

alien‧sound

星期日, 4月 03, 2005, 1:01 下午

文字背後

這是我策劃的第一個展覽。所有事情都如箭在弦了。

文字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但意念一經文字過濾﹐原意與表意難免產生差距。再然後﹐讀者透過文字表意試圖解碼以釋放原意﹐這樣來來回回的過程結果造就了文字的曖昧性:意念總好像沒法還原﹐言外之意卻冷不防在字裏行間出沒。
所以羅蘭巴特說:作者已死。作者是死的﹐因為只有讀者才能為文字帶來生命。

馬格列特用超寫實手法畫了一個萍果。但他說:這不是萍果。這不是萍果﹐因為它空有萍果的形態與顏色﹐但它只是一塊畫布。你不能咬它。那吃不到的藝術是什麼?

這個空間展示了兩段文字﹐一段看似詩篇﹐一段看似評論。文字是由兩位風格與閱歷迴異的女性所寫。隨文字還附上她們的聲音與圖像作品。我懷疑﹐這些聲音、圖像及空間本身﹐到底有沒有立體化了文字的本意﹐從而幫助讀者有效地理解文字背後的真實意思﹐或它們只是在干擾線聽?
也許這是一場試驗﹐試驗文字與藝術的「欺騙性」。

Blogger chaco 說‥

1.原意與表意的差距,正反映了語言的貧乏

2.這令我想起文字/藝術的所謂導賞/研究/分析行為,一樣干擾線聽。

3.我們不可能直接理解意念,只能透過作品,但某些作品卻可帶來無限可能,不同的人乃至不同時間的自己都會看出不同的東西來

4.看自己的作品,感受會特別深刻,因為清楚明瞭其涵義,起碼誤差最少。我們知道表達不了全部給別人,於是明白,我們亦感受不了別人作品的全部  

~

Blogger t t 說‥

「看自己的作品,感受會特別深刻,因為清楚明瞭其涵義,起碼誤差最少」

但是我更多時候重看自己的文字或照片﹐卻感覺更形陌生。就正正因為文字與照片都確實出於己﹐往後從讀而與現況所產生的距離感於是變得更明顯。我常常會驚訝:這些東西真是出於我手嗎?
很多時候陌生感厲害到一個地步﹐我不敢再翻看舊的東西。生怕要與過去再打照面。
所以看自己的作品得到的落差是否最少﹐這個我還是有點保留。

嗨﹐希望下星期你抽空來看看展覽吧(笑)  

~

Blogger chaco 說‥

嗯?落差通常隨時間擴大,誰也會,而你或許是行得比較快而已。

這也反映了:作者不一定就有解釋權。心態變了,作者真的死了,變成讀者。

在我,落差與陌生感會帶來趣味,亦常憧憬老看少作的情懷。甚至因而希望今日多作,供日後打照面。希望你有日亦不會再「不敢」。

展期那麼長,有機,有機…  

~

Blogger t t 說‥

「作者真的死了,變成讀者」
對啊﹐當書寫完成那刻﹐作者就消失了﹐成為第三者。這個論調很有趣。

「落差與陌生感會帶來趣味」
這於我而言是多麼非疑所思 #_#  

~

Anonymous 匿名 說‥

總覺得文字是一樣好叫人灰心的東西。

想要說出來的話, 寫出來又或是說出來的東西就變了樣子了, 就像阿甘所說的「變成一堆果醬」了。

然而, 除了文字, 我實在想不到其他表述自身的方法。  

~

Anonymous 匿名 說‥

I agree with you, t t. When I read what I have written myself, I feel strange usually. There is a distance between what I wrote and myself. Sometimes I even think that those words written by myself couldn't be possibly written by me.  

~

Blogger t t 說‥

這個文字變成果醬的現象時常讓我感到無奈。

有時我會大口大口侵吞文字﹐浸淫在別人的故事與詩﹐然後才動手寫自己的文字。這個「過冷河」的過程對我頗有幫助﹐似乎是幫我洗腦﹐讓我把顧慮暫且放下。

其實我必需承認書寫的差異就是文字的本質。
其實我必需要學習事事別太介懷。

p.s. thanks for adding a space between "t t".. ppl usually ignore this minor detail.  

~

Blogger Rien 說‥

鏡中的我跟照片裡的我
都在反映現實中的自己嗎?

「原意」在流動
「文字」對於我來說,都在流動  

~

Blogger t t 說‥

各位朋友﹐我在robert frank 處找到答案。太好了。  

~

Blogger chaco 說‥

看了。  

~

Blogger t t 說‥

怎樣?  

~

Blogger t t 說‥

如何?  

~

Blogger chaco 說‥

如你所言,這是一場試驗,就我理解,主角是文字。

我看不出兩段文字有對話的成份,亦即看不出為何需要兩位參展者。不過,這不重要。

而這些文字,我看不出有「個人化」的因素在內,兩段都是(可以)抽離於作者背景的獨立內容。換言之對讀者來說,它們與作者的關係疏離。我覺得這削弱了試驗的意義。

而試驗中的聲音、圖像,未勾劃出足夠的作者精神面貌,若是刻意如此,則來得太明顯,若非,則達不到由「幫助理解」而「欺騙」。

對我來說,最有意思的,還是你已放了在這兒的策展人語。

又,晨的兩封信,有點畫蛇添足。好奇下到了她的網,竟然看到自己的連結,嚇!  

~

Blogger t t 說‥

對不起﹐沒有及早回覆你。
這段日子不知怎麼的﹐很懶﹐就是什麼都不想/不幹/不寫/不聽‥‥回家只想著吃喝睡。

(對不起! 約了朋友。。要走了﹐倒不如你留我一個聯絡:email/icq/msn﹐好讓我可以再與你詳談。)  

~

Blogger t t 說‥

謝謝你的意見chaco﹐你的觀察很準確呢﹐讓人佩服。
在解讀她倆的作品時﹐沒錯我是以非人性化的手法作處理﹐換言之﹐換上別的作品﹐展覽的「佈局」都不會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內容與氣氛(如背景音樂/圖像風格/文章長度等的改變)。
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意識到這個佈局「非人性化」的特質﹐也曾想過辦法令她倆的作品更具個性﹐但後來我們把其他「個性化」的方法都一一否決。這是因為我們認為文字應以它最原本的面貌示眾﹐把展覽的焦點放在文本上﹐而其他任何的修飾(無論是出自作者的或策展的)﹐都無可避免地會為觀者提供一個既定的閱讀方法或氛圍﹐這便有違我們展覽的主題。
所以我們最後以最誠實的方法把她倆的材料展示﹐往後一切就留給觀眾自行閱讀。

到底這是一個文字試驗場﹐結果出來後我以觀眾的身份看這場展覽也找到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展覽的空間我覺得該密集一點﹐發聲的位置處理不妥當﹐每隻字應該做得大些﹐圖片不該以slideshow的形式播放等等﹐這都是些致命的不足。。。。。

如果可以的話請留我你的聯絡﹐這個小小的盒子載不下我所有要說的話。  

~

Blogger chaco 說‥

別客氣.my icq is78976556

非人性化的手法去處理,噢是,我倒沒想過這點。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