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該是這樣發生的﹐平日的人井然地被安置在高樓與大廈裏﹐粗略說﹐十八歲以下的被分配在近千間中小學及幼兒園裏﹐十八歲以上的則在辦工室寫字樓或家裏作業;如此一來﹐平日的街道看起來並不算過份擠擁﹐因為大廈具備把人叠在人上面的作用﹐像叠羅漢的道理﹐最厲害該可在一個平面叠一百個人。
然而每到假日﹐高樓與大廈休息了﹐七百多万個人於是便往街上亂竄﹐情況倒有點像一個個羅漢叠的失衡﹐人們於是像滾地胡蘆般瀉滿一地。
星期天﹐我們離開滿街是人的旺角﹐經黃崗口岸前往人煙更稠密的深圳去。
這個實在是我不情不願的﹐特別是在低溫的星期天﹐我本該窩在被子裏聽聽歌看看書安然渡過這個下午。
但為著給你的信用吧﹐也為著電影與書﹐我唯有硬著頭皮也拖著冬眠的眼睛來附會。
幸而此行的收獲是預料以外的豐富:
電影 -
賈樟柯《賈樟柯電影:故鄉三部曲 (站臺、任逍遙、小武)》
蔡明亮《洞》
黑澤清《鏡花水母》
竹中直人《連彈》
寺山修司《死者田園祭》
《中國水墨動畫片:人參果》
Michelangelo Antonioni "Blow-Up"
Gus van Sant "My Own Private Idaho"
George Lucas "THX 1138"
Takahata 秀太 "The Hotel Venus""Michel Gondry Best Selection"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SHORT 5"
書 -
葉錦添《流白:葉錦添的旅行‧映像‧美學》
艾尔‧塞克尔《視覺遊戲(一)》
卡特琳‧格魯《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裏的藝術創作》
安妮宝贝《清醒紀》
唱片 -
與非門《11》
最後容我鳴謝史丹利五﹐你是最好的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