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g?targetBlogID\x3d7712867\x26blogName\x3dalien%E2%80%A7sound\x26publishMode\x3dPUBLISH_MODE_BLOGSPOT\x26navbarType\x3dBLACK\x26layoutType\x3dCLASSIC\x26searchRoot\x3dhttps://ttho.blogspot.com/search\x26blogLocale\x3dzh_HK\x26v\x3d2\x26homepageUrl\x3dhttp://ttho.blogspot.com/\x26vt\x3d-2974462495813963921',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 } }); </script>

alien‧sound

星期二, 11月 28, 2006, 10:47 下午

拆、拆、拆


copied from karden's 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國家要發展﹐所以二千年的三峽文化只好付諸江水流
中環要鋪路﹐所以不是(法定)文物的(公認)文物請消失讓路

星期日早上的論壇歷時三小時﹐激動的言說把整個天星事件的來龍去脈逐一交待清楚:
為了舒緩中區的大擠塞道路建設實在無可厚非﹐不過碼頭是不是非要清拆不可呢這實在值得商榷。原來技術上是有可行的保留方案﹐而且所費不會太多。其他國際大小城市也找到不少為保留文物而改變道路建設的先例。這是義務的建築師們奔走於各政府部門ABC 後所得到的答案:清拆碼頭不是技術問題。那為什么碼頭不予保留? 因為早在98年關於中區道路規劃發展咨詢期間根本沒有人留意到碼頭的命運堪虞﹐那時候的討論焦點落在不必要的大範圍填海面積這議題上﹐天星與皇后碼頭的命運淪為隱沒的炸彈﹐討論的盲點。一連串由民間發起的保護維港行動成果是海雖然不能不填﹐不過至少會較為適可而止地填。討論到此為止,維港得到有限度的保留﹐換句話說不在議論焦點的﹐而位處地圖上填海區域的碼頭即要拆掉。那時候還沒有人意識到﹐清拆碼頭變相成為了道路發展的代價。

政府不會不意識到這個代價﹐要不推土机如何起動﹐只是政府又怎會自掘發展的拌腳石呢。而且根據他們過時的標準﹐碼頭們才四十几歲﹐那怕這地方具有怎样的殖民性歷史﹐那管這是多少市民共同擁有活古蹟(無獨有偶地﹐不久前就讀到肥局長以民政事務局局長的身分公開撰民叫我們不要濫用「集體回憶」這概念的有趣文章﹐邊閱讀我邊聯想起Truman Show 裏面的有趣情節:當Truman 漸生離鄉背井的念頭﹐報章電台電視無時無刻充斥著「在家千日好」的溫馨提示) ﹐政府也把持著大道理去拆拆拆。

事實漸成定局了﹐義務的建築師們聯合一個兩個議員之力難以在「民主」的行政制度裏反動議清拆行動﹐阻止推土机的前進﹐因為缺席成規會的成員縱使缺席所有事前的研討會議到最後仍然可以輕鬆投下反對票。反對清拆的議員們被政府標籤成阻礙(短視經濟/大mall文化)發展的对頭人﹐眼中釘。學者們的研究、專業人士的建議、知識中年及青年們的吶喊在政府眼中都只是小眾。小數嘛﹐就必須要服從大多數。

下午一點多﹐論壇快結束了﹐我因為要與時間競賽前去拜訪改建前的石硤尾工廠大廈的內部的最後一面而先行離開。電梯不消一刻鐘就把我從凝重的氣氛趕往繁華熱鬧的大街。星期日的下午﹐男女老少們熙來嚷往作飯後安逸的散步﹐穿插於滿街紅紅綠綠的聖誕裝置裏。

「這些裝置是便宜的梦想﹐虛構的包裝」
我想告訴在殖膠樹前留倩影的女孩子這句話
不過我想到他們就是我們社會的大多數
大多數的泡沫意願就不便截破吧﹐即使那些意願是如何自欺欺人

這就是我們的天星事件。
每經歷過一次這样的事件社會都在進步﹐至少小眾的數目也就增加了一些。
雖然﹐代價是如此巨大。

blonde redhead - for the damaged
maybe again he will be alone

guess we're equally damaged
find your name do it all the same equally
signal when you can't breathe no more

say you were me then you could see the view
you'll know we are equally damaged

don't be a fool make it easier
you'll learn to say when signal if you can't say, "no more"

don't cross your finger
sundays will never change
they keep on coming

you'll be a freak
and I'll keep you company

伸延閱讀:
See 網絡「拯救天星」專頁(這兒有更多伸延閱讀)
中產部落打算拆中環的鐘樓....... (這兩篇文章引用了不少有用資料)

Blogger hkoutsider 說‥

my god is this true????? the pix! ooooo  

~

Blogger t t 說‥

kaka this is devastating..
i n siaw and many others attended the candel lit vigil yesterday nite.. ppl confronted with the police force.. um, there will be another campaign on sat / sun, i shall manage to support.  

~

Blogger chaco 說‥

天星也叫「歷史」「古蹟」,你的目光真狹窄

這種盲目起哄也叫「事件」,你的用詞也真夠誇張

若這也叫「代價」巨大,你的生命實在太幸福

至於「小眾」們自以為充滿「意義」的理念與抗爭,倒的確是便宜的梦想,虛構的包裝,很迷人(己),卻只是

自欺欺人。  

~

Blogger siaw 說‥

回chaco﹕

也許你視野廣闊﹐見過無數千年文物。但任何歷史古蹟﹐刻下已不以歲數釐定。

如果用理性分析屬於全港市民鐘樓的價值﹑揭示當權者的陰謀論也是盲目起鬨﹐請解釋﹐甚麼才叫「事件」﹖

如果賠上我們知情與諮詢的權利﹐輸掉民主﹑民意﹐將所有利益歸於發展商﹐代價真的微不足道﹖

對天星一事麻木﹐才是自欺欺人。它的背後意義是針對政府失當的「城市規劃」。連根拔起式的重建思維﹐毀滅文化資產﹑破壞民生。既不能持續發展﹐亦不可以人為本。  

~

Blogger t t 說‥

謝謝CHACO及SIAW的回應。

昨夜我與媽媽看晚間新聞報導有關示威者與警察的衝突時候媽媽也大聲疾呼:最憎見倒呢班人。
我無言﹐默默地看著電視机裏一些陌生一些熟悉的執拗的面孔﹐我暗地裏向他們致敬。

我覺得天星事件最大的無奈不是見識到政府如何行使他們獨大的權力一意孤行地「強政勵治」;不是政府内部如何行政渾亂以至小市民及學者及專業人士單薄的吶喊及建議找不到正當的渠道發出;不是政府如何利用警力震壓反對的聲音的可耻;不是因為民意代表、議員、政黨們如何後知後覺;;;而是﹐這一連串民間發起的行動﹐為什么得不到廣大香港人的支持?

11月12日有多少市民扶老攜幼去天星碼頭聆聽那最後的鐘聲有沒有人做過統計;flickr 裏面上載了多少張在天星最後歲月為憑弔碼頭而拍的照片;你自問你想不想保留碼頭(如果你的聲音可被聽見及接納的話);;;市民對於碼頭的留戀是不容致疑的。那他們為什么不支持保留碼頭人仕不特止﹐還到轉頭唾罵那些走到街上抗衡的小數人呢?

原因有二:

1) 被(政府)耳濡目染﹐以為「舊0既唔去新0既唔嚟」;以為「向前看」=必需放棄歷史(借用孫局長12月13日用語﹐詳情);以為反对清拆就等於反對發展。

--> 借SIAW 的用字﹐政府現行是「連根拔起式的重建思維」:把已有的情感清拆﹐把民生的網絡解散。取而代之是單一的城市規劃模式﹐把小社區續一被抹殺。我年紀還小的時候也被騙了﹐以為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但當我見聞愈多﹐愈認識其他城市的可行發展模式﹐我就愈覺得我們的社會走錯了路。

以天星為例﹐保留兩個碼頭不是技術問題已被揭發出來﹐政府仍然堅決清拆﹐唯一理由就是要抹殺這些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價值。香港發展迅速只有短短百多年﹐四十几歲的天星及皇后碼頭見証了很多(大)社會/歷史運動的風雨﹐保留了平民百姓千万個(小)回憶。

已有學者及專業人士指出把碼頭再保育及融入中環灣仔道路發展的可行性。這些較為尊重人性及歷史的保育方案如果要計算一點去衡量經濟效益﹐長遠而言不會比「連根拔起式的重建思維」相差得遠。至少該地獨有的文化歷史價值如果得到適當的保養就已經能夠帶來可觀的旅遊效益。

諸如此類的方案不計其數。不過(我不明白也不願猜測為什么)政府不會考慮﹐普遍市民也就被剝削了選擇的權利也不自知﹐反為被政府嚴重地誤導了。

2) 覺得清拆碼頭不是什么大事大非﹐保護碼頭那班人羊群心理純屬起哄鬧事﹐而且他們為什么不用上班?

--> 香港作為其中一個工時最長、工資大比數貢獻給房地產、生活壓力極度緊張的國際金融都市﹐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已慘怶扭曲。

大眾普遍變得極度短視﹐與自己沒有切身關係的事情便顯得莫不關心。所以與他們有關的民生、經濟爭議還望可得到他們多一點注意。任何長遠而沒有即時關係的事情﹐都保持冷眼旁觀。

久而久之習慣性地對社會建設保持冷眼旁觀﹐他們便會反為群起排擠那些還有一點熱血﹐對城市長遠發展還多少有點承擔的人(多數是初出茅廬還不需要兼顧生活重擔的年青人﹐以及把香港真正視作「家」的智識分子)﹐因為當這小數人一出現在大眾媒體﹐他們自以為的「和諧社會」便告瓦解。

我同意SIAW 說「對天星一事麻木﹐才是自欺欺人」。不過我對他們只有同情﹐沒有抱怨。只希望他們在抱怨別人之前﹐先了解「抱怨」本身。  

~

Blogger t t 說‥

補充一點﹐要補持頭腦清醒﹐不做羊群被(政府/大眾傳媒)牽著走有不二法則:

放眼書本﹐學海無崖
放眼世界﹐邊走邊問

CHACO 我向你推介一些書本: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劉細良的《大朝聖》、CUP出版《文化起義》、胡恩威《香港風格》﹐這些書把問題都很具體地帶出來﹐而且(除胡生外)行文賞心閱目。

另外請多走訪其他城市﹐我剛去了上海﹐非常羨慕他們外灘一帶的文物保育及再發展。外灘三號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

Blogger siaw 說‥

tt﹐寫得好﹗
(不如放在blog面處)

哈哈﹐你向Chaco推介《大朝聖》﹐意義真大(下刪500字)。  

~

Blogger t t 說‥

好嘢,honey 都讚我寫得情理兼備的 :>

其實我好少可以寫得出咁多字,真係要多謝我哋「以民為本」嘅政府使出激將法,唔發功當人病貓。  

~

Anonymous 匿名 說‥

English Corner
In the Name of Love
You Make Me so Much Strong
Self-talking
Boy meets girl
Open Seasons
Super Woman
機場接送  

~

Anonymous 匿名 說‥

For My Fleeting Youth
Let Me Go Home
冬雷震震
大關水碗
愛情的名字叫現實
生活需要感受
戲裏戲外
四人行  

~

發佈留言